新闻详情
所在位置: 首页> 公司新闻> 行业新闻>

中国核技术突破真相调查

日期:2024-09-18 16:43
浏览次数:3529
摘要:

201113日,中国高调宣布核燃料的后处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——中核集团四〇四厂的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厂热调试成功,从乏燃料(核反应堆中使用过的核燃料)中成功分离出铀、钚等产品,可供核电站循环使用。

国内媒体快速跟进,而且不乏溢美之辞。“铀利用率提升60倍”、“中国铀资源够用3000年”等说法。在互联网上引来—片叫好声。

甚至还有人将这项技术突破与稍后J-20的成功试飞联系起来,上升到政治高度.解读为官方有意释放谈判筹码,为胡**主席访美壮行。

该消息还引起股市行情的大幅波动.中核集团属下的两支股票.中核科技涨停,而从事海外铀资源开发的中核国际急跌12.7%

不过,国际铀市场的信心未受影响。14日,铀在纽约的交易价为每磅63.5美元左右,不但没有下跌,还比2010年底高出l美元。而过去两年,国际铀价上涨了约20%

“媒体有些报道太夸张了解读过度。”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顾忠茂研究员接受《凤凰周刊》记者采访时强调,热调试的成功是中国科技人员20余年艰辛努力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,极大地鼓舞了士气,可喜可贺,但与其他主要核能国家相比,中国的民用核燃料循环技术仍落后一大截,需要奋起直追。

调试过程非常顺利

中核集团四〇四中试厂于19903月由国家计委立项建设。原子能研究院是参与该项目的三个合作方之一,负责提供工艺流程和基础数据;核工业**研究设计院(现改制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)负责工程设计、设备研制;四〇四厂负责项目管理和工程运行。

乏燃料的后处理,从元件的剪切、分离、提纯到*后拿出台格产品,每—步都是难题。这次热调试,全过程都非常顺利,中国科学家经过20年反复实验,终于突破了全套技术体系。

而在这20年里,后处理技术在许多国家都取得突破,特别是印度这个核技术的后发国家,后来居上,走到了中国前面。而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,就建成了全球座乏燃料后处理厂,处理能力1500/年。

“与这些核大国相比,我们没有多少可以吹的,必须保持冷静清醒。”顾忠茂说,中国的后处理技术与能力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,当前任务是奋起直追。

相比之下,媒体报道显然过于乐观。看到“铀利用率提升60倍”、“铀资源够用3000年”这类报道受到网民热捧,顾茂忠在“凤凰网”跟帖评论:“中试工程热调试的成功值得庆贺!但媒体报道的标题‘铀利用率提升60倍’太夸张了,容易引起误导。业内人士都很清楚,目前世界各国的核能技术可能还需要研究发展几十年,才能实现这个宏伟目标。”

“这些报道给人一种错觉,好像中国现在的铀利用率就已经提升60倍了。”顾对本刊记者表示,60倍只是—种理论计算,要变成现实,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中试厂在调试成功后,将继续为商业运行探路。接下来的工作是完成50吨乏燃料的处理任务。顾忠茂估计,仅这一项,就可能需要一至三年时间。

完成这项规定任务后,中试厂将做相应配套,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,继续验证新的工艺参数。到那时,这条中间试验才算完成其历史使命。中国的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,才有望转化为生产力,实现商业价值。而这个过程,顾忠茂估计至少需要10年。

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101号

Baidu
map